22日,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,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、硕士,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,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。
这300万看着挺多,但其实是研一、研二、研三人数的总和,更别提和报考人数对比。
近年考研人数是多少?
录取人数是多少呢?
纵观历年报考人数,基本是逐年增加,且增幅越来越大,尤其是到近两年,增幅都接近20%。
虽然历年的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,但考研难度还是越来越难,报录比也在19年达到顶峰。而我个人认为21考研人数趋势涨幅不会降下来(个人预测380-400万)。
层次决定了考研人数
2020年其实算是考研人数爆炸的一年,关于2020为什么爆炸,网上有很多答案,大部分人认为是经济下行造成的就业难。
其实考研人数爆炸的根本原因是综合的,就业难只是间接原因之一。
20年前30年前,我国就业也很难,那时有八成的人在种地,想找个在屋子里的工作难不难?二三十年前,想要当白领、工程师,需要全国前1%的学历,也就是大专及以上。
现在想要这样的工作,也需要全国前1%的学历,也就是硕士及以上。
社会进步的很快,但是工作层次的比例摆在那里,变化很小。在比例上,现在的本科和三十年前的初中毕业差不多,那时的大专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。
不要认为我们的素质、知识、能力提高了很多,就会有更好的就业薪资、环境。
金字塔的层次比例是不变的。
我们的地位没有提高,决定地位的是层次比例,而不是硬核干货,一个博士和十个院士在一起,博士就是那个挑水砍柴扫厕所的人,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干的。
往届生可能成为21考研的主力
那么为什么说2021年还会爆炸呢。因为上面说的原因都继续存在。
而今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因素,就是疫情带来的企业降薪、缩招。
这次疫情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打击还是破坏性的,很多中大型企业也面临着裁员的境况,降薪缩招势在必行。
其实2021应届毕业生考不考研,同学们已经定的差不多了,真正想考的都已经开始准备了。临时抱佛脚和临时打酱油的对总体数量影响不大。
重点是:在裁员和降薪的双重压力下,往届毕业生2345战的比例的会大幅提高。
看数据
2018年,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总考研人数的45%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0年往届生人数已经在50%。
所以,往届毕业生的参与,是2021考研人数稳升的重要原因。
题外话
关于专业,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、生物统计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相关专业,由于就业职位会比例增长,所以考研2021类似专业考研人数,也会比例增长。
其他专业比例影响不大,原来火的还会继续火,比如应用统计、会计、法律、计算机、信息通信、金融、管理大类。
三本文科大学生化环材专业,还是会继续初试结束马上就出接收调剂信息,因为报名人数<招生人数。
有同学会问:这么多人考,俺是不是没戏了呢?
其实同学们不要因为报录比高就过度紧张,其实报录比只是反应了竞争的激烈程度,并不代表难度。
你管他几百万人报考呢,和你竞争那一个座位的,还有三到四个人。